“智慧”防洪织密供电安全“防护网”
5月以来,北方多数地区出现连续降雨天气,今年的防汛工作由“备战”全面转入“应战”状态。锦州供电段为确保汛期供电设备安全和运输畅通,结合管内供电设备和历年水害的实际情况,关口前移、未雨绸缪,针对今年汛期防洪的严峻形势,运用大量科技手段,让防汛抗洪变得更加智慧。
全方位实时监控,擦亮防汛“千里眼”。这个段运用无人机、2C检测、视频监控等多种先进科技手段开展监控和巡查等工作,提高防汛工作的科学水平,确保监控效率和准确性。这个段调度指挥中心依托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结合地方气象部门预报,充分运用卫星云图、雷达图等科学手段,全方位查看站区、上跨桥等重点设备状态及周边防洪情况。根据沿线实测雨量和线路抗洪能力等,统筹分析预判防洪关键区段、关键点的降雨趋势,及时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警,发现险情第一时间报警,做好抢险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及时完成。锦州检测车间利用无人机对铁路沿线周边及步行巡检不易到达的处所进行空中航拍,全方位立体化实时查看线路周边外部环境安全隐患,并与当地车间步行巡检进行时时对接分析,为甄别汛期重点防洪处所提供可靠依据。
多角度联防联控,张大防汛“顺风耳”。这个段积极与站车、工务、电务各系统密切联系,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并运用列车运行图及大数据平台实时关注列车运行状态,共同落实汛期防洪各项安全措施,确保结合部设备安全稳定。建立健全完整的通讯体系,及时收集各类信息,全面排查供电防洪重点处所设备上悬挂、粘贴或喷涂24小时应急电话情况,完善好联防联控机制,设置具体险情携带料具清单,对照明工具、发电机状态进行提前检查,开展分类分级防洪演练,确保各部门及时响应,最大限度缩小险情带来的影响。为防患于未然,安全科组织管内各车间与地方政府沟通协商,共同做好防洪期间危树等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对天桥、线路、临近营业施工地段等重点加强雨前、雨中、雨后检查整治,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为适应新形势,这个段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洪防汛理念,依靠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做到多家信息互通,为运输安全畅通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科技强化安全,打造汛期“安全锁”。这个段及时通过缺陷整治和精细化维修保养相结合的方式消除设备异常和隐患,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激光测量仪对接触网导线发热、支柱倾倒等隐患进行逐项整治。同时,防止雨后大风天气造成倒树,利用接触网作业车液压机械臂开展侵界树木处理整治,进一步提升供电设备汛期运行的稳定性。针对雨季鸟窝容易引发跳闸的实际,采用安装超声波驱鸟装置、仿生驱鸟器等先进设备,减少鸟窝搭接接触网设备引起的故障。同时,各车间利用2C视频、高清运动相机等每日跟踪鸟窝状态,一旦发现存在短接放电危险,立即申报临时天窗进行处理。
汛期就是命令,锦州供电段以汛期行车安全为重点,用科技为安全赋能,以“技防”武装“人防”“物防”,为汛期供电安全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