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天路提质升级,助推雪域高原快速发展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提质工程将于今年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届时,“复兴号”动车组将首次驶上青藏铁路。提质改造工程完成后,西宁至格尔木列车运行时间可控制在5.2小时内,最短为4.8小时,较现状缩短了近两小时。
青藏高原地质条件复杂、数年冻土、高寒缺氧,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地区曾经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牦牛,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当地居民出行、驮重物主要依靠牦牛,过河则使用的是溜索,非常危险。交通上的不便利,使得高原上的人很少走出大山,致使物流不畅通,高原人民只能长期固守自给自足的生活,十分艰苦。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曾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1958年“世界上最难修的铁路”青藏铁路开工建设。10多万铁路建设者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攻克了“高寒缺氧、数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历经近50年的艰苦奋战,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于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的开通,彻底打破了长期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货物运输瓶颈,这条犹如吉祥“哈达”的雪域天路充分发挥运能大、运价低的优势,将青稞啤酒、高原矿泉水、奶制品、耗牛肉等西藏特色产品运往全国各地,成为了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多年来,青藏铁路持续助推世界屋脊经济社会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大动脉,为促进沿线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青藏高原因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等著名景区一度被誉为“人间天堂”,然而地理位置闭塞和交通运输落后一直制约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青藏铁路开通后大批游客实现了向往已久的西藏游,每年旅游旺季时各大景点更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近年来,铁路推出了各样的进藏旅游专列,带领人们领略雪域高原的奇幻美景和青藏铁路蜿蜒的独特景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了拉动西藏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为了建设更加现代化的青藏铁路,2022年7月铁路部门为了使这条“天路”更快、更稳、更安全,再度“突破难题”提质提速,提质改造后的青藏铁路换上动车组后,动力加大,可增开更多列车,也将会更快、更稳的运行,铁路部门持续提升青藏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在人流、物流等方面助推高原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