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护鸟,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鲜活画卷

本站 王志伟

  仲春时节,东北大地一派欣欣向荣,随处可见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景象,也是东北地区麻雀、灰喜鹊筑巢的“黄金期”。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辽宁、吉林两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所处的山区和草原地貌,是鸟类喜欢筑巢的栖息地。高铁接触网设备的格构式钢柱、硬横梁吊柱、隔离开关底架、补偿装置棘轮框架等位置高度适宜、牢固可靠,成为鸟类筑巢的“绝佳地点”。筑巢过程中,鸟类使用的钢丝、树枝极易造成供电线路短路引发跳闸,危及高铁行车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一条,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铁路事业突飞猛进,我们看到了飞驰的列车,带来了经济社会巨大的发展,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出行的新需求。当然,要更好地促进铁路事业的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方能得到更多的自然馈赠,让“最美铁路”在蓝天白云、鱼鸟成群、树木葱翠等的点缀下更美。因此,在推动铁路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呵护好、守护好、保护好沿途的鸟类,实现鸟儿与铁路的共生,在列车奔驰、飞鸟振翅中,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活画卷。

  强化铁路教育引导,树立生态优先理念。鸟类容易导致铁路电气设备出现故障,从这一点说,大家会很不喜欢鸟类,要转变大家的传统观念,更好地与鸟类相处,关键在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通过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面临鸟类威胁的时候,不能“一刀切”,善于引导才是良策。为防止鸟类在铁路沿线电气设备上筑巢威胁供电线路安全,沈阳局集团公司加大教育培训,既能让大家都爱鸟护鸟,更能从自身出发,在加大巡视力度上下功夫,采取更多有效的举措,更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隐患。

  科学制定管理措施,寻找鸟与路平衡点。促进铁路和鸟类的和谐共生是一项长远性、开创性、根本性工作,要立足全局科学谋划,需要发挥制度优势,更科学的管理,才能让沿途不仅有安全的出行,也能有飞鸟翱翔的好风景。为此,沈阳局集团公司根据鸟类活动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驱鸟,也通过整体“搬家”的方式,既能更好地保护鸟类,也能找到鸟与铁路的平衡点,严防因鸟害引发供电设备短路、跳闸等故障,全力保障高铁运行安全,真正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科技赋能智能驱鸟,实现车畅鸟安双赢。让鸟类更自由地生活,让铁路更畅通地运行,既需要在管理上用心,更需要在科技上创新,以科技赋能鸟类保护,为铁路事业的发展打通更多的“堵点”。沈阳局集团公司还广泛运用智能驱鸟器,通过雷达、拾音器主动探测鸟类是否靠近,并利用超声波、语音仿真等方式驱离鸟类。显然,这种更智能化的方式,既能让鸟类远离危险点,也能避免鸟类带来的铁路安全隐患,更好地实现铁路与鸟类的双赢,擦亮铁路事业发展的“绿色底色”。

  “人民铁路为人民”,在铁路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旅客出行“走得了、走得好”的新期盼,让沿途良好生态环境,成为铁路出行的靓丽风景线,方能让更多的铁路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满足旅客出行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向往。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