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辽宁省春季文化旅游启动暨丹东·宽甸鸭绿江(河口)桃花季活动在宽甸举行
中新网辽宁新闻4月26日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根据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安排,以桃花为媒介,推广宽甸边境民族地区文旅品牌,共建辽宁春季旅游美好形象,促进全省旅游市场向好发展,4月26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和丹东市人民政府支持,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中共宽甸满族自治县委员会、宽甸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辽宁省春季文化旅游启动暨丹东·宽甸鸭绿江(河口)桃花季活动在宽甸县河口景区正式拉开帷幕。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丹东市人民政府领导应邀出席开幕式活动并致辞。
随后一台包括《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的祖国歌甜花香》《山笑水笑人欢笑》等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将活动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开幕式由辽宁乡村广播、辽宁文化云、宽甸融媒进行现场直播。
鸭绿江(河口)桃花节至今已举办17届,适逢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胜利70周年,依托中朝界江鸭绿江河口万亩桃园独特资源,逐步放大《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曲采风创作地效应,已成为丹东乃至全省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节庆品牌之一。桃花季活动期间,举办辽宁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的“鸭绿江畔、桃醉宽甸”直播活动、2023宽甸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梦启G331秘境国道·宽甸边境自驾行首发仪式”、“向历史致敬,到国门打卡”、旅游“后备箱”特色商品展销会等系列活动,全面启动辽宁东部边境特色旅游。

地处鸭绿江边的河口村,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依托独特区域气候引进栽培燕红桃,多年来探索出一条以“红色边境游——农(渔)家乐——燕红桃产业三套马车并驾齐驱的支柱产业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荣获了“中国红色美丽村庄”“中国十大美丽村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等金字招牌。
河口的变化就是宽甸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绿色发展,正一步步体现出宽甸县委县政府确立的“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的初心,作为辽宁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边境县,秉承着将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县域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理念和信心,践行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具体举措,推动辽宁东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懈努力。

宽甸文化旅游底蕴厚重,这里有万里长城东起点—虎山长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口断桥等各级各类文物遗迹遗址千余处,作为革命老区,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县名录,被业界专家赞誉为“一座宽甸城,半部中国近代战争史”。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景区七处,素有“辽宁省旅游资源储备库”之美誉。

宽甸生态环境优美秀丽。地处北纬41°黄金纬线上,全境地域面积6115平方公里,边境线上216.5公里,全县总人口33.4万人,全年平均气温7.5℃,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78.4%,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平方厘米15000个,被誉为“天然氧吧”,独特的地理区位,赋予宽甸特色产业基础,冰雪旅游产业、特色小浆果产业、食用菌种植、鸭绿江淡水鱼、大健康产业齐头并进,先后“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辽宁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等荣誉,“旅游+”和“+旅游”不断迸发出发展新火花。

宽甸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是满族、朝鲜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国内唯一一台展示满族风情的文化演艺《八旗山水谣》,让游人倾听百年沧桑交替,感受历史人文变迁。青山沟中华 满族风情园、下露河三道河朝鲜族民俗村正逐渐成为新时代少数民族返乡聚居、创业、发展的代表。
宽甸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重大决策,持续推进“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以建设东北东部绿色发展示范县、辽宁兴边富民示范区为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宽甸秀美生态优势和文化旅游资源大县特征,加快推动“一核两区三带”发展布局,紧紧抓住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有利契机,推动宽甸文化旅游支柱产业建设,实现宽甸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