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开放中“钢铁洪流”带来“中国答案”

本站 冯书浩

  日前,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委员通道”开启,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顾学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针对性地阐述了高水平开放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深远影响,“共建‘一带一路’,回应了时代命题,彰显了中国理念,体现了中国格局、中国担当、中国贡献。”

  高水平开放,关乎中国经济发展,更关乎国际贸易往来,是至关重要的发展方向,共建“一带一路”正是高水平开放生动实践的具体写照。如今,我国已经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翻了一番,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增长了80%。共建“一带一路”正在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而在这其中,中欧班列如同“钢铁洪流”一般奔涌向前,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发展带来了“中国答案”。

  当全国“两会”时间来到,“逐步增加中老铁路班次”“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围绕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重新构建普速铁路网络”等提案建议被不断热议。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消息,2022年,国铁集团共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435件,其中,人大建议327件、政协提案108件;2018年至2022年,共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2451件,按期办结率100%。这组数据的背后,是铁路部门积极采纳代表和委员意见建议的生动写照,更是铁路部门为国为民的深刻阐释。

  今年“两会”之中,共建“一带一路”受到了代表和委员的点赞,中欧班列也为更多人所关注、所期待。这不只是因为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以为其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所带来的无法替代的辐射作用。

  当中欧班列蜿蜒而过,国内贸易内循环、国际贸易外循环“双循环”打通,越来越多的发展新机遇由此而生。自2011年中欧班列正式开行,到2020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首次突破“万列”大关,再到如今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正式运营,中欧班列正以迅猛发展的势头,诠释着共建“一带一路”的高度重要性和必要性。

  山河万里,东风浩荡。新时代里,奔涌向前的“钢铁洪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锋官,更是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串接在一起的纽带。汽笛嘹亮,“钢铁洪流”折射出新时代“活力中国”,更为世界带来了“中国答案”。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